
浏览量:6540
来源:中新网上海
时间:2025-11-17 05:53
作为进博会上海会议系列活动之一,2025提升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9日在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以“韧性与跃升,共筑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主题,汇聚了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共同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及长三角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一级巡视员史轶玮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工作成绩。他指出,本次活动围绕的主题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重构、产业变革加速突破的背景下十分重要。他强调,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制度、市场、产业体系、人才资源优势,将能够帮助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实现进一步跃升。他同时指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必须要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韧性,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申卫华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重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重构与市场分化交织,国际竞争的赛道更宽、规则更复杂、挑战更严峻;同时,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突破。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产业是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担当。他同时指出,当前全球产业链断链短链风险仍在,只有充分利用创新策源的引领力、产业安全的支撑力、协同开放的融合力,才能更好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足够支撑。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研究员回顾了论坛连续七年作为进博会官方活动的历程,指出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变局”,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正通过开放培育韧性、以创新实现跃升,加快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他强调,本次会议以“韧性与跃升,共筑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主题,邀请了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各个重点行业的企业代表开展研讨,并将发布2025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年度报告,对过去一年间上海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进行总结。会议将在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十五五”期间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路径和新未来,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贡献上海智慧。他强调,上海社会科学院将继续以国家高端智库的责任担当,深耕开放型经济研究,追踪产业创新前沿,为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更多的智慧。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研究员发布了《2024—2025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报告》并进行解读。报告显示出整个环境和特征的六大变化。经过近一个时间段供应链的调整,整个供应链的去集中化以及近岸、包括回流的趋势愈发明显,全球区域化、板块化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尤其是在核心领域,大家都在积极布局自己区域对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在硬件方面,工业机器人的推进使得大量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高度连接;在软件方面,人工智能深度运用到各个场景,多模态运用将加速。算力的集中突破使能源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能源转型成为全球产业重构新的关键力量。技术和贸易管控导致部分脱钩与产业分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深度结合。各国充分运用产业政策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在数字时代,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价值链上的高端服务能力成为产业基础竞争力。
从指数分析看,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实现结构性升级的关键阶段,结构优化效果渐渐凸显,但还需进一步增强动能,实现系统升级。其中,上海及长三角的产业效率提升最快,国际国内的市场表现是当前支撑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产业集聚度和投入服务化能力是近年来政策投入的重点,效果将在后期集中体现,但新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还需加强。
关于重点产业领域,在2024年跟踪的十大行业中,新能源汽车、传统行业、生物医药,尤其是船舶和海工增长显著,成为支撑总指数的重要动力源;先进材料、人工智能、民航的贡献度相对较低,但处于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关键时期,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传统产业有巨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和潜能较强。在市场表现上,上海优势在全球市场,需更好联动内需市场。从成长角度看,新能源汽车、船舶海工等的创新领域转化能力显著,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传统产业有不同程度下滑。出口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未来产业发展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深度发展。
论坛同步发布了2024—2025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优秀案例。徐汇区工商联的《基层商会组织助力民营企业跨境出海实践》成为企业跨境出海年度示范案例,其主要做法经验包括:构建了“备忘录引领 + 服务站落地”的全球服务网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并设立服务站,提供全流程服务;打造“民企帮民企”的协同出海模式,成立出海服务联盟,提供全链条服务生态;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赋能的升级,承担多重角色,破解企业痛点,提高出海成功率。
华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推动未来产业与国有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成为2025年度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创投示范案例。华民投自2023年起举办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坚持公共性、开放性,打造资源聚合平台;聚焦国资赋能,构建双轮驱动支撑体系;紧扣未来产业赛道,成立上海国研未来产业研究院,为上市公司和地方经济赋能。
论坛还发布了2025年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优秀企业案例、优秀产品案例和优秀组织奖及第六批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联盟单位名单。
在稍后的主旨发言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先生通过线上方式分享了关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三大优势以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推动产业结构改革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先生分享了关于“企业全球化”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新观点,提出传统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细分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占中教授从未来技术的视角阐述了如何重塑国际产业竞争力。他强调,提升未来竞争力需要生态协同、硬件筑基、应用牵引,产学研联动,推动五新融合和硬核创新。在十五五规划中,未来产业的推动离不开“数字+算法”的技术驱动,如“人工智能+”行动等。
圆桌论坛以“韧性与跃升,‘十五五’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新路径”为主题,通过在深化新时代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企业当前最需要提升的能力及如何拓展国内国外双向市场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度探讨,回应了企业关切,交流了宝贵经验。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指导,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和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联盟主办,上海市徐汇区工商业联合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承办。
上海社会科学院从2018年以来,在商务部和上海市商务委的持续支持下,连续八年在进博会上发布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成为观察上海和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5月21日12时05分,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白烟翻涌,烈焰冲天,“XR-11”卫星搭乘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XR-11”由湖南赛德雷特卫星科技有限公...
2025-11-17 00:3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5.05万元/吨,均环比持平。 硅业分会认为,当前,多晶硅价格持稳,一是由于上游供...
2025-11-16 13:59广告科技公司萃弈TheTradeDesk(以下简称TTD)近日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财季业绩。 TTD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ffGreen表示:“第三季度对于TTD而言依然表现强...
2025-11-16 08:3810月29日晚,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56)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面对宏观市场持续承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7.34亿元,归母净利润0.36亿元。通过加...
2025-11-16 03:23近日,施耐德电气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施耐德电气本届以"创新赋能万化未来"为主题,聚焦石油化工、数据中心与零碳城市三大场景,展示其数智技术、生态合作...
2025-11-15 23:52在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0月,投资、消费数据虽然增速略有回落,但是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发展韧性增强。受访专家分析,...
2025-11-15 14:03近日,陇南徽县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示范县实收测产再次传来捷报:在2025年秋季雨涝灾害的不利影响下,夏播大豆实测亩产达208.56公斤,较2024年入选全国农技中心高产典型案例的205公斤再创新高,为...
2025-11-14 12:51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田静澳门报道 11月7日上午,2025“濠江盛汇”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汽车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游艇进出口博览会、第十四届澳门公务航空展(简称“三展”)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
2025-11-07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