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3127
来源:盖世汽车
时间:2025-08-05 15:33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进程中,重卡领域的电动化转型正持续深化。换电重卡作为该领域的关键技术路径,自问世以来便承载着解决重卡能源补给效率瓶颈、推动货运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市场呈现出一种矛盾现象:大量用户采购换电重卡后,实际运营中却极少采用换电模式。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值得行业深入剖析。
金融属性消解换电价值
换电重卡初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快速补能与运营灵活性的技术优势,旨在重构重卡能源补给体系。但现阶段,其市场属性已发生显著偏移,金融属性持续强化,使用价值被逐步弱化。
在新能源重卡的购置成本中,电池成本占比高达40%-60%,构成用户的主要资金压力。而车电分离模式通过将电池资产剥离转化为租赁服务,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据绿色重卡了解,目前主流400度换电牵引车在采用车电分离方案购车后,仅需20万元左右即可购入一台换电牵引车,而同电量充电牵引车整车购买费用约在45-50万元。即使两者均采用金融分期购车,车电分离模式下的换电重卡的首付资金压力也更小。
因此,在车电分离购置的模式驱动下,换电重卡市场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据绿色重卡走访发现,有部分购入换电重卡的车队并未选择合作建立换电站,而是继续采用充电补能。这种选择换电重卡但不换电的现象,反映出技术价值与商业选择的背离。若任由其金融属性主导市场发展,换电技术的核心优势将被边缘化,制约行业技术可持续发展。
换电成本账,车队难权衡
从运营主体视角分析,换电与充电模式的选择本质上是成本效益与运营适配性的综合考量,但换电站建设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壁垒。单座换电站通常需配备8-10块不等的电池,单日可服务100车次以上。其建设成本通常在500-1200万元,涵盖土地集约化利用改造、自动化换电设备、电池储备系统等核心模块。
对于中小车队而言,如果在购入换电重卡后同步配套一座换电站,站点的运转能力很难充分释放,并且投入换电站将会瞬间抹去车电分离后的成本优势。在陡增的换电站成本账面前,大部分购入换电重卡的中小车队不换电,实属无奈之举。
相较而言,充电模式具有更低的边际成本优势,且可通过峰谷电价差实现成本优化。同时,充电设施对场地的兼容性更强,可与物流园区、停车场等场景协同建设,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同时,电池成本的降低和大电量重卡的普及进一步影响了模式选择。当前400kWh以上大容量电池重卡的单次充电续航可达200-300公里,已经基本能够满足80%以上的区域运输需求。quot;运营-充电quot;错峰模式的成熟,使中小车队可通过夜间集中充电实现能源补给,进一步降低对换电服务的依赖。
政策退潮下的销量变局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的调整,正在重塑换电重卡的市场格局。根据现行政策框架,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出后,车电分离模式下的换电重卡由于只针对车身收取购置税,相对充电重卡将有着明显税费优势。
通过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的调整,在2026年前后,换电重卡市场渗透率预计将会和充电重卡持平。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增长主要源于政策变化导致的短期优势,而非换电技术在运营效率上的长期优势。若缺乏技术价值支撑,政策驱动型增长可能导致市场出现quot;虚假繁荣quot;。
quot;换电不换quot;,如何破局?
解决quot;换电不换quot;的核心矛盾,需从技术标准统一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双重维度推动换电生态的价值重构。
在基础设施层面,当前重卡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过高,同时多家电池企业的多重换电标准也制约了换电重卡在换电层面的泛用性。而需要构建多方共赢生态,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标准的统一和商业模式的更新是必然。如宁德时代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正探索quot;车电分离+电池银行quot;的复合模式。
在未来,换电重卡真正的出路应当聚焦于换电模式的核心,即电池和电池背后的企业。由一家或多家电池企业构建统一化、标准化的换电标准后,再由车企、电池企业、运营企业各司其职:车企负责车辆研发制造,电池企业提供标准化电池资产与换电网络建设。此时运营商只需要考虑如何选择车辆,完成生态价值共享和换电技术的便利性推广。
现如今,换电重卡行业正处于技术价值与商业选择的关键平衡点。唯有回归技术本质,通过体系化建设释放换电模式在补能效率、资产利用等方面的固有优势,才能实现从quot;政策/金融驱动quot;到quot;技术价值驱动quot;的转型,真正推动货运行业的电动化革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8月2日,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期间,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办。论坛以“创新实践共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百余人,共话企业可持...
2025-08-05 14:227月31日,全球新能源商用车引领者五菱红标再度彰显行业标杆实力,五菱扬光家族矩阵焕新升级,由8款车型组成的全场景产品矩阵正式亮相。此次在原有3款300km续航车型基础上,202...
2025-08-05 13:177月27日成立,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挂牌mdash;mdash;中国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央企。这是根据国家要求对央企进行战略调整的典型案例,即央企从大而全转向专而强。 表面看长安汽车就是从兵装...
2025-08-05 12:171995年8月1日,正值盛夏之际,一场以“携手热爱,共创辉煌”为主题的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盛大启幕。这场发布会标志着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吹响了向新领域进军的号角,...
2025-08-05 11:17正值江苏苏超联赛激战正酣,球迷用江苏没假球的口号彰显着对真实实力的追求。在汽车行业,同样有一股拒绝水分,只看真章的较真精神。7月29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2024年测评车型第...
2025-08-05 09:462025年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10-15万级车型成年轻人首选。但真正能兼顾个性、性能与品质的选手凤毛麟角。东风奕派epi;007以11.59万起的亲民价格杀出重围,凭何成为社...
2025-08-05 08:538月2日,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期间,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办。论坛以“创新实践共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百余人,共话企业可持...
2025-08-05 07:198月2日,江苏常熟汽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战略规划及海外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常熟汽饰(香港)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常熟汽饰(卢森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卢森堡公...
2025-08-05 06:20